
產品簡介
/ Introduction
一、系統主要組成
1.本公司生產的350t橋面吊液壓系統包含2套變幅液壓系統、2套縱移液壓系統。2. 每套變幅液壓系統包含1臺變幅液壓液壓泵站、2只天車縱移油缸、2只天車橫移油缸、2只吊具調整油缸。
3. 每套縱移液壓系統包含1臺縱移液壓泵站、4只前頂升油缸、2只后頂升油缸、2只縱移油缸。
二、主要技術參數
1.天車橫移液壓系統
1.1天車橫移液壓泵站:
系統壓力:31.5MPa
系統流量:15L/min
油泵電機功率:7.5kw-4
油箱容積:240L
電源電壓:AC380V/50Hz
數量:2臺
1.2天車縱移油缸:
額定壓力:31.5MPa
缸徑:140mm
桿徑:70mm
行程S=1200mm
數量:4只
1.2天車橫移油缸:
額定壓力:31.5MPa
缸徑:140mm
桿徑:80mm
行程S=220mm
數量:4只
1.2吊具調整油缸:
額定壓力:31.5MPa
缸徑:180mm
桿徑:100mm
行程S=300mm
數量:4只
2.縱移液壓系統
2.1縱移液壓泵站:
系統壓力:31.5MPa
系統流量:15L/min
油泵電機功率:7.5kw-4
油箱容積:240L
電源電壓:AC380V/50Hz
數量:2臺
2.2前頂升油缸:
額定壓力:31.5MPa
缸徑:160mm
桿徑:90mm
行程S=400mm
數量:8只
2.2后頂升油缸:
額定壓力:31.5MPa
缸徑:160mm
桿徑:90mm
行程S=400mm
數量:4只
2.2縱移油缸:
額定壓力:31.5MPa
缸徑:125mm
桿徑:70mm
行程S=600mm
數量:4只
三、操作說明
1、先將46#液壓油經過20u以下的過濾器過濾,然后再向油箱中加入,油量的多少以超過視窗2/3為標準。
2、將泵站各接頭與執行元件相連接,并仔細檢查進出油管是否一致。
3、液壓泵站操作說明:
接通電源,按下“起動”按鈕,油泵開始工作。按“停止”按鈕,油泵停止工作。
通過按鈕控制電磁換向閥,泵站向油缸無桿腔供油,油缸活塞桿伸出,油缸工作;通過按鈕控制電磁換向閥,油缸活塞桿退回。
四、使用注意事項:
1、油泵電機分正反轉,如電機旋轉泵站不出油可能反轉需調相。
2、工作介質:推薦使用46#抗磨液壓油。新油注入油箱時必須經過20u以下的濾油器過濾。使用中工作油液也必須定期濾清,并用汽油和毛刷清洗油箱,清洗結束后,讓其自動揮發干凈,嚴禁使用棉紗、布擦拭內箱。
3、正常工作油溫為≤65℃,超此溫度范圍,必須冷卻后再使用。
4、油缸嚴禁超載、偏載使用,以免造成油缸非正常損傷。
5、操作完成后,油缸活塞桿不要長期暴露在外,以免活塞桿被銹蝕。
6、系統在運轉工作500小時后應更換1次液壓油。
7、泵站電控箱必須安全接地。
五、主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
故障 | 可能引起的原因 | 處理方法 |
1、油泵達到額定壓力,流量不足 | 油箱液面太低 吸入通道上管路接頭漏氣 油的粘度太大或油溫太低 |
增高油箱的液面 用清潔的黃油涂于吸入通道上各接頭處檢查是否漏氣。 更換較低粘度的油或將油箱加熱 |
配油盤與泵體之間有贓物,或配油盤定位銷未裝好,使配油盤和缸體貼合不好 | 拆開油泵,清洗運動付零件重新裝配 | |
變量機構的偏角太小,使流量太小,溢流閥建立不起壓力或未調整好。 | 加大變量機構的偏角以增大流量檢查溢流閥阻尼孔是否賭塞、先導閥是否密封,重新調整好溢流閥。 | |
系統中其他元件的漏損太大。 | 更換有關元件 | |
壓力補償變量泵達不到液壓系統所要求的壓力,則還必須檢查: 1.變量機構是否調整至所標的功率特性。 2.當油溫升高時達不到所要求的壓力。 |
1.重新調整泵的變量特性 2.減低系統溫度,或更換由于油溫升高而引起漏損過大的元件 |
|
2、油泵噪音過大 | 噪音過大多數原因是吸油不足,應該檢查液壓系統: 1.油的粘度過大,油溫低于所允許的工作溫度范圍。 2.油箱面過低 3.吸入通道上的漏氣 |
用以下方法排除故障: 1、更換適合于工作溫度的油液或啟動前加熱油箱。 2、增高油面 3、排除漏氣(用黃油涂于接頭上面檢查) |
如果正常使用過程中油泵突然噪音增大,則必須停止工作。其原因大多數是柱塞泵和滑靴的鉚合松動?;蛴捅脙炔苛慵p壞。 | 請制造廠檢修,或由有經驗的工作技術人員拆開檢修。 | |
3、油液和油泵升溫太高 | 油箱粘度過大。油泵或液壓系統漏損過大。 | 更換油液 檢修有關元件 |
油箱油溫不高,但油泵發熱可能是以下原因:1、油泵長期在零偏角或低壓下運轉,使油泵漏損過小。2、漏損過大使油泵發熱 | 1、在液壓系統閥門的回油管道上分流一要支管道通入油泵下部的放油口內,使泵體內產生循環冷卻。 2、檢修油泵。 | |
4、油泵回油管回油太多 | 配油盤和缸體,變量頭和滑靴二對運動付磨損。 | 按維修一節檢修這兩對運動付。 |
5、泵密封件處滲漏 | 主要原因是密封圈損壞老化造成。應具體檢查滲漏部位。 | 拆檢密封部位,詳細檢查“O”形圈和滑架油封損壞部分,及配合部位的劃傷、磕碰、毛刺等,并修磨干凈,更換新密封圈。 |
一、軸端骨架油封滲漏。其原因:1、骨架油封磨損。 2、傳動軸磨損。3油泵的內滲漏增加,低壓控油壓超過0.05MPa,骨架油封損壞。 | 1、更換SD或SG形骨架,雙唇油封。 2、輕微磨損可用金相砂紙、油石修正,嚴重偏磨應返回制造廠更換傳動軸。 3、按維修一節檢修兩人對運動付,更換雙唇SD或SG形骨架油封,在裝配油封時應用專用工具,不允許用手錘敲擊油封,唇連應向壓力油側,以保證密封。 | |
二、“O”型密封圈處滲漏。 1、變量殼體(端蓋)與泵殼體連接部位滲漏。 A、“O”型密封圈老化。 B、配合部位,如導入角,溝槽劃傷,碰毛、不平等,造成密封件切邊損壞。 C、油箱內污垢等要物未清洗干凈,運轉中隨液壓油流入密封部位,損壞密封圈。 | 1、更換“O”型密封圈。A、由有經驗的工人、技術人員拆開變量殼體(避免變量頭脫落碰傷)更換“O”型密封圈。B、修正劃傷、碰毛部位。更換新密封圈。擰緊螺絲時要對稱均勻擰緊防止密封圈切邊。C、按說明書要求清洗油箱、濾清液壓油并嚴格密封油箱,更換密封圈。 | |
2、變量殼體上下法蘭、拉桿、封頭帽、軸端法蘭等“O”型密封處滲漏,其原因同“1”項中(A、B、C)。 | 2、拆開密封部位,處理方法同“1”中A、B、C。 | |
3、YCY14-1B泵變量殼體上法蘭滲漏。 A、密封青殼紙墊損壞。 B、彈簧芯軸磨損增加,滲漏量大。 C、法蘭面不平。 | 1、更換青殼紙墊。 2、更換彈簧芯軸,其配合間隙0.006-.01。 3、研磨法蘭平面。 |